当前位置:燕窝的功效与作用-即炖燕窝-即食燕窝历史卡夫卡的成就有哪些 卡夫卡与意识流关系
卡夫卡的成就有哪些 卡夫卡与意识流关系
2024-04-13

弗兰兹·卡夫卡是奥地利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,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。在卡夫卡简介中,提到最多的是他生命的短暂和他一生所遭遇的不幸。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生活环境,以及他的家庭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。

卡夫卡

1883年7月3日,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,幼时接受的是德语教育。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,后来迫于父命改学法律,并于1906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。1908年起,卡夫卡在一家半官方的工人工伤保险公司供职,1917年患肺病,1922年病休,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林疗养院,终年41岁。

从卡夫卡简介中可以看出,他的一生非常短暂,年仅41岁就离开了人世。而且,卡夫卡的一生也是非常不幸的。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奥匈帝国的末期,当时的布拉格,民族矛盾、政治矛盾十分尖锐,帝国摇摇欲坠。作为犹太人的卡夫卡与撕拉夫人没有什么往来,而布拉格的多数民族是斯拉夫人;他受的是德语教育,这使他与周围的人没有共同语言,这样一来他的生活显得特别孤立。

卡夫卡的父亲是个白手起家的商人,性格刚强,在家庭中有绝对的权威,对自己唯一的儿子态度简单粗暴,作风专横。卡夫卡从小就感觉到来自父亲的压力,一生都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。这样的生活环境以及他内向的性格特点,以至于写作成为他唯一的精神寄托。

卡夫卡成就

卡夫卡成就主要表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上,他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,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。他的作品对以后各种各样的现代主义流派,都产生过强烈的影响。他与法国作家马塞尔·普鲁斯特,爱尔兰作家詹姆斯·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。

卡夫卡

卡夫卡成就不只限于他的文学作品上,他的写作手法也是首屈一指的。他之所以能成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,主要表现在他作品的主题曲折晦涩,情节支离破碎,思路不连贯,跳跃性很大,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,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。

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,他们生活在这种充满矛盾的混杂世界里,时刻感觉到恐慌,不安,孤独,迷茫,遭受着强烈的压迫却从不敢反抗,一直向往着明天,却又看不到出路。他的作品描绘出的一幅幅画卷,会让人们感觉到一阵阵震惊和恐惧,他一直在为人类的未来担忧。

卡夫卡一生的作品有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。但是他的作品在他生前都均未发表,3部长篇小说也都没有完成。也许这是文学史上的一大遗憾,但是他开创了现代派作品书写“非英雄”或“反英雄”的先例。此外,卡夫卡还留下了大量的书信作品,这些书信作品掺杂了卡夫卡个人大量思想性的东西,在文学和艺术价值上,丝毫不亚于他正规的文学作品。

卡夫卡意识流

卡夫卡意识流影响了其他一些文学派,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,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。他的这种表现形式,在20世纪初流行欧洲大部分国家。卡夫卡的两部长篇小说《城堡》和《审判》及许多中短篇都出色地运用了意识流技巧。

卡夫卡画像

卡夫卡意识流技巧是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活动为中心,而这些内心活动又都是由外部环境影响所导致的。它虽然倾注于人物的感觉和印象,但是这些感觉和印象都以浓厚的社会色彩为背景,并不具有抒情色彩。

卡夫卡小说的意识流基本特征是:1、描绘的重心不在于客观事物而在于人物对这种客观事物的反映。2、卡夫卡所关注的焦点在于人物的意识和内心,并让这种意识和内心直接呈现在读者的面前。3、人的心理意识活动复杂而且非常混乱和多变,注重挖掘人的潜意识。4、在文体上大胆创新,打破常规。只有卡夫卡作品的主人公适宜用这种意识流,而对于那些正常状态下的人运用意识流便会失去色彩。

卡夫卡运用意识流时,不论是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还是由第三人称间接的表达内心独白,意识的跳跃都是成“单元”式进行的,从一个意识流到另一个意识流交代的十分清楚,这让读者在两者转换时非常轻松。因此,内容虽然有跳跃,但是条理清晰。这也正是卡夫卡小说意识流的特点,也只有卡夫卡能将这种意识流运用自如。

卡夫卡作品

卡夫卡出生在一个犹太商人家庭,他的父亲是经过艰苦创业成功的商人,因此他父亲在家庭的地位是绝对的。他从小就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,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,这使得卡夫卡作品的特点和这个世界是正相对应的。

卡夫卡像

卡夫卡作品主要是以小说呈现的,他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。一生写过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。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,3部长篇小说也均未写完。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,又深受尼采、伯格森哲学影响,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的态度,所以卡夫卡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,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、绝望的个人。

《判决》是卡夫卡最喜爱的作品,表现了父子两代人的冲突,但是作品的内涵显然不是仅仅表现父子冲突,在深层含以上他是想埋葬父亲,以确立自己作为新的一家之主的地位。小说在体现卡夫卡独特的“审父”意识的同时,也表现了对家长式的奥匈帝国统治者的不满。

卡夫卡之所以喜欢这部作品,正是因为他所在的家庭环境所致,他父亲是一位创业成功的商人,其家庭地位是绝对的,卡夫卡从小就生活在父亲的阴影里。同时卡夫卡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,家庭因素与社会环境,造成了他与社会与他人的多层隔绝,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。